啊~牡丹!( 二 )

除了国民床单以外,印象当中小时候家里牡丹花可谓无处不在。枕巾、毛巾、脸盆、热水瓶、搪瓷杯、甚至痰盂上,到处遍布着牡丹。这些富贵喜气的图案,从小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当中国花协开始就国花征求网友意见的时候,许多网友都一脸茫然:什么?牡丹居然原来不是国花?

根据普遍的说法,牡丹在南北朝时已经开始被国人所种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而在隋唐时,牡丹的种植更已达到了鼎盛,刘禹锡留下的那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了咏牡丹的诗篇里最脍炙人口的一篇,“国色天香”也成为了牡丹的专属定语。

但其实,在唐代,牡丹是一种奢侈品,品种名贵的牡丹可以在达官贵人之间卖出一个天价。李肇曾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春有值数万者”。所以唐诗里有许多叹牡丹贵的,比如柳浑就有诗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当然更有名的是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所以牡丹寓意大富大贵,一是来自其花团锦簇,看起来雍容华贵,二来当时牡丹确实很贵。赏不起牡丹的人,只好用蜀葵做替代品,柳浑那首诗的后两句,就是,“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戎葵就是蜀葵,而陈标的《蜀葵》说得更加直接:“眼前无奈蜀葵何,浅紫深红数百案。能共牡丹争几许,得人闲处只缘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