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玩具靠什么抢高端市场( 三 )

2018年,中国市场虽然没有产生现象级“爆款”玩具产品,但如“小猪佩奇”“超级飞侠”等热门IP的衍生系列玩具,以及DIY手工类、智能早教类、拼塑积木类玩具产品都有不错的行情。广东省玩具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玩具产业运行情况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玩具市场零售额约为68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国产与“洋品牌”同台竞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玩具出口国,欧美市场80%以上的玩具均为“中国制造”。不过,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玩具出口增长率回落较大,2017年玩具出口同比增长31%,2018年增速降至4.5%,出口额为250.84亿美元。玩具产业发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磕磕绊绊”?

目前,我国玩具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单个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大部分玩具厂商仍然缺乏清晰完整的产品战略,仅从事简单代工生产或贴牌生产,欠缺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品趋势进行设计的能力,产品缺乏特色和针对性;在销售环节上,也很少有专业销售人员给消费者介绍产品,缺乏持续销售意识。”曹保印说。

业内专家认为,国产玩具缺少创新、品种单调、经济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因而价格偏低,只在国内外中低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基本垄断了小规模批发市场和小商小贩等销售渠道。尽管部分玩具企业已经及时转型,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已涌现了高乐股份、骅威文化、邦宝益智等一批颇具规模的企业和品牌,但高端玩具市场被国外品牌主导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