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新”痛史:中小创首批上市股后市分化严重( 二 )

而中小板和创业板首批上市股的历史数据告诉我们,想从新股炒作中获取收益往往风险较大,在上市初期投资者参与积极性高,随着时间推移,爆炒的新股多数回落较大,具备长期业绩支撑的绩优股成为赢家。

中小创首批上市股首日平均涨幅翻倍

中小板正式开市已是15年前的事情,在中小板开市前夜,即2004年6月24日,沪指收盘点位为1427.75,首批中小板上市当天,沪指下跌1.87%。创业板正式开通上市也过去将近10年时间,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开市,当天沪指上涨1.2%,收于2998.85点。

不管首批上市股票数量是多是少,最终都是风险与机会共存。既有10年上涨10倍的大牛股,也有股价跌回到发行价,甚至破发的股票,还有面临退市的股票。数据宝统计显示,历史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个股,共计36只。

上市首日,由于不设涨跌幅限制,这些股票当天均剧烈波动,平均振幅达到111.97%。振幅最大的是安科生物,上市首日振幅高达164%,华兰生物振幅最小,上市首日振幅为33.55%。在盘中剧震后,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29.86%,其中大族激光当天涨幅超3倍。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06.23%,其中金亚科技当天涨幅超2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