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这碗迪士尼的“冷饭”之后,好莱坞还会喂我们吃什么?( 十 )

除了原创市场开始回暖之外 , 具有其他族裔文化内涵的作品也开始在票房和口碑上赶超爆米花大片 。

比如重新演绎西游记IP的《大圣归来》 , 讲述社会百态和底层小人物的《人生一串》《无名之辈》 , 承载民族音乐文化的《闪光少女》 , 都收获了极佳的口碑 , 蕴藏着绝好的商业机会 。

有色族裔开始对好莱坞的西方文化故事内核保持距离 , 不愿意轻易被代表 。 迪士尼宣布由黑人演员出演女主角的动画《小美人鱼》 , 不少非洲裔网友就发出了实力拒绝 , 认为“只是迎合黑人口味 , 为了利益去创造多样性时代” , 因为——

如此看来 , 摆脱“好莱坞IP综合症”的路径就很清晰了:

一方面需要通过更丰富、更多样的内容和类型 , 让用户对国产原创片建立信心 , 从而遏制IP片对创新能力的鲸吞蚕食;另一方面 , 需要为影视作品注入更丰富、高品质的自有“基因” , 从而抢占关键的文化窗口期 。

对于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 能够在作品上提供哪怕那么一点文化共鸣和尊重 , 都会引发自带干粮的真诚“安利” 。 《我不是药神》《大宋少年志》《长安十二时辰》等优秀剧集的成功 , 甚至略高于真实水平的口碑 , 都是中国观众对于好故事的嘉许与鼓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