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技术与商业模态,「智慧城市·视觉智能」专场回顾|CCF-GAIR 2019( 六 )

而商汤以往、现在以及未来持续会做的就是 , 在算法精度不断提升的前提下 , 拓展智慧城市从1到N的业务边界、促进2D的感知到3D世界的落地 , 以及现实到虚拟现实的融合 。

2014年商汤团队发表DeepID系列人脸识别算法 , 使其全球首次超过人眼识别率 , 人脸识别超越肉眼突破工业应用红线 , 之后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 , 业务也不断突破边界 , 从相对简单的1:1识别 , 向1:N进发 。

王晓刚列举了数据 , 在门禁、闸机等通行场景中 , 一栋大楼或公司有1、2万人的数据库 , 智慧城市的数据库可能达到几十万的量级 。 商汤所做的就是从几万到几十万人中识别和分析所需要找的人与物 。 随着场景不断的拓展 , 王晓刚认为人脸会逐渐成为人的身份标志 。

另外 , 在3D的应用上 , 商汤的3D人脸识别方案也已经在很多手机上得到应用 。 王晓刚现场展示了手机上通过3D摄像头拍摄的人脸、物体以及人体图像进行3D重建 , 未来2D的相册还能拓展到3D相册 。 人体的跟踪上也从2D延伸到3D , 目前商汤已将其应用于体感游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