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统领 建设美丽大花园( 七 )

把牢文化振兴这颗“定盘星”

——农村文化“活”起来,农民精气神提起来,乡村振兴变“起势”为“胜势”

一首村歌,让江山市大陈村“火”了。

“有了村歌,村民就有了文化灵魂。”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伟刚告诉采访人员,用这种独特的具有自身优势的方法,既能实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熏陶村民,又能激发文化的力量。

大陈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说,一首村歌,衍生出村庄振兴的脉络。伴随歌声,“妈妈”牌大陈面声名显赫,一年手工做面2000到3000吨,50多位村民把做面当成致富手艺。村里的萃文小学旧址,改造一新成了养生精品酒店。通过统一品牌“大陈有礼”,村民们开始秀文化、卖文化。

一首村歌,唱出中国美丽幸福乡村。该村获得了“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荣誉,每年举办村歌培训和展演100多场。

距大陈村百余公里的开化县丰盈坦村,也是“文化治村”的受益者。原本连村书记都没人愿意干的后进村,现在山清水秀民富人和。大家觉得,这是因为村里干了件大事,汇聚起了的民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