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迁企业因水土不服回流国内 全球供应链仍依赖中国( 二 )

《华夏时报》采访人员自中国欧盟商会获悉,欧洲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仍有信心,同时很多企业也表示,希望中方扩大开放的举措能化为切实机遇。该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查2019》报告则显示,62%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作当前和未来排名前三的投资目的地,56%的受访企业考虑今年扩大在华业务。

对此,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朱殷向本报采访人员评价称,国家着眼于稳定经济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综合施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策效果正陆续显现。

外迁企业回流

浙江宁波是中国的制造业之都,去年有关制造业迁往海外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不过在当地制造业企业看来,外迁的大都是中低端企业,真正的高端企业仍然留在国内。

宁波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老板陈先生向《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透露,身边不是没有考虑外迁的企业,但是经过一番考察后,最终绝大多数仍选择了不动,因为出去的成本很高,而面临的风险也不小。

对此,孟玮表示,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深度调整,中国制造业已经进入到了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企业到国外设厂经营的情况,是正常现象。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有的企业是考虑要素价格变化情况,向劳动力以及环保等成本比较低的地方去转移。有的企业是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主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企业是为了规避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