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年薪十几万的“消防证”,都要跨越哪些套路(12)

首先 , 是全国数字化网络的互联互通尚未完成 。 消防证的代报名、“挂靠”等违规行为之所以能够通过层层审核 , 最终抵达市场 , 本质上还是公民身份数字网络的割裂导致的 。 异地报考、异地挂靠、异地审核 , 其中都有不少操作空间 。

其次 , 是消防证的ROI(投入产出比)太高 。 即使培训费、报名费并不低 , 但与“挂靠”所带来的年薪相比也只是九牛一毛 , 所谓的事故风险更是小概率事件 , 自然会让人趋之若鹜 。 但是 , 随着政策越来越完善 , 比如《注册消防工程师管理规定》已经规定 , “注册消防工程师每个注册有效期(三年)应当至少参与完成3个消防技术服务项目” , 也就是说只挂靠不接项目 , 证的保质期就只有三年 。 也就劝退了很多只想“挂证不挂章”安稳拿钱的投机者 。

(杜甫:我没曰过)

而最重要的是 , 社会应该如何划分职业教育的责任分配 。 中小企业尤其是私企对于职业教育关注的薄弱 , 核心还是源于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填补和抵御人员自由流动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 如果将提高劳动者技能、提升行业服务水平的任务完全交给企业来承担 , 无形中增加运营成本 , 显然不太现实 , 公共职业教育、培训市场管理、合理的税收优惠等“倾斜”政策缺一不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