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纯也谈建筑设计:以自由之心、循自然之妙( 二 )

移地上海后,由于空间差异,展览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布展方式。位于巴黎的空间由让·努维尔设计,大面积的玻璃令其整体通透,因此作品也呈开放式布局,创造出犹如散步的观展氛围。由发电厂改造的PSA则更具工业气质,展览转而以递进的房间呈现,不同项目的模型、资料分布在依循作品特点设计的单独空间内,置身其中可以对项目有更独立直观的感受。

不变的则是展览试图呈现的“自由建筑”理念,以自由的方式设计建筑是石上纯也对当代建筑设计的主张。这种自由是与现代建筑对比而言,石上纯也认为,“五十年前或者更早的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是面对大众,针对既定原型去做大量生产。而在当代,比起用这种单一的解答来对应所有对未来的期待,不如创造出更多种建筑类型,来符合不同的价值观。”

石上纯也谈建筑设计:以自由之心、循自然之妙

对于石上纯也来说,“自由”并不是目标,而是一种手段,所谓的自由,就是尽可能地创造更多样化的建筑。他也在作品中贯彻了这样的思路:“平移”逾16000平米的森林;从山谷狭深的裂缝中拔地而起一座钢筋混凝土教堂;打造以海为地、以云为顶的丹麦和平之家……一些打破常规,并且看起来难以实现的想法,如同那个一吨重的“气球”一样,都被他举重若轻地完成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