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委秘书局局长陶玲:资管行业转型已见成效,但依然存在“三大难”( 二 )

对此,陶玲提出了三点看法。

一是各方形成最大共识,转型已现成效。

2019年以来,行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成效,表现为:监管制度体系正在全面形成。在2018年颁布的资管新规框架下,理财新规、证券私募资管新规等陆续出台,资金信托管理办法等正在研究制定,规则标准的基本统一正在实现。资管业务综合统计体系也已建立,行业整体数据不再底数不清,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产品余额近80万亿元。通道类产品大幅收缩,杠杆率保持稳定。多层通道业务明显下降,以钱炒钱、资金空转的情况得到一定遏制。产品净值化程度提升,期限错配有所降低。机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主要体现为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成为资管行业中的一支独立的专业化力量,未来行业竞争必将加剧。竞争的同时也有合作,各类机构探索资金募集、投资能力优势互补型的合作将成为主流。

陶玲认为更大的收获是,资管新规发布实施以来,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交流、甚至交锋,各方面已形成最大共识。首先,资管新规的基本要求不能变。补起资管行业制度短板,是治理影子银行的重要举措资管新规:要打破刚性兑付,回归代客理财本源;要规范非标和资金池,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要限制多层嵌套,降低产品复杂程度;要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提高投资者、产品和所投项目的适配度。通过上述措施,做到风险可隔离、风险可计量、风险可承受。这些都是资管行业回归本源的基本要求,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原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