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产业”三联扶贫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走出“川艺扶贫”特色之路( 八 )

级转型升

发挥专业优势推进项目开发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也要兴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透露,“学院工作组会定期深入贫困村,着力探寻帮扶村贫困根源,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深挖扶贫地文化、产业内涵,实施特色产业帮扶。”

甘孜州理塘县中莫坝村的黑陶技术已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项目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学院结合全县旅游小商品开发,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专业优势,组织专业教师筹建黑陶窑场,投入10万元陶瓷民间手工艺模具设备购置经费,帮助该村恢复陶瓷民间手工艺,并开展制陶技术改良实现黑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助力“中莫坝村陶瓷民间手工艺”品牌打造,推进藏族民间制陶技术技艺传承发展。

有了项目、品牌帮扶还不够,川艺更注重“以文化人”,组织动漫、雕塑等专业教师,打造广元大石镇石笋村旅游发展标志性景观,推进扶贫村发展致富产业、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入;发挥文化管理系、艺术设计系优势,精心策划了广元市石笋村“石笋采摘节”专项文艺活动、精心设计石笋产品品牌LOGO和包装,被帮扶地政府采纳并投入运用;组织48名师生为广元市利州区大石镇石笋村举办的“第二届石笋采摘节暨乡村旅游节”专场文艺演出,为当地党委政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营造了声势,加强了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