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第二总部之争背后的算盘和生意经( 四 )

这或许是一场精心算计的“合谋” , 也或许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超车” 。 对于互联网公司 , 这关乎成本、利润 , 以及施展空间;对于地方官员 , 则关乎产值、声名 , 以及新经济话语权 。

寻找下一个拼多多

拼多多的崛起 , 让上海这座城市 , 再一次坐上了新经济博弈的牌桌 。

黄峥通过种种努力试图向外界传达 , 拼多多是一家上海本土的互联网公司 , 虽然他是一个地道的杭州人 。 最明显的例子是 , 拼多多上市当天 , 他以此前患中耳炎不适应气压变化为由 , 没有前往美国纳斯达克敲钟 。 他举行了上海与纽约两地敲钟连线仪式 , 亲自坐镇上海大本营 , 全程直播 , 让上海赚足了眼球 。

上市现场 , 黄峥特地强调:“拼多多是一家根植中国、根植上海的公司 。 ”就在当天上午 , 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在上海衡山宾馆会见了黄峥 , 对拼多多是上海新经济代表的地位进行了肯定 。

这背后的深意耐人寻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