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土地贴膜 提前卖新米 为脱贫黑土地上贫困县“聚”出一个好办法( 二 )

2004年 , 27岁的姚宏亮回到故乡黑龙江延寿县 , 在自家的土地上挂上一块三合板牌子 , 上面写满带有错别字的雄心壮志 。

2004年 , 姚宏亮回到延寿 , 开始研究水稻种植技术升级问题

从那天起 , 这个在东北农业大学进修回来的高材生 , 走上了他“姚疯子”的道路 。

“姚疯子”

东经128度2 , 北纬45度3 , 蚂蜒、亮珠两条河流冲击出一片肥沃平原 , 便是今天的哈尔滨市延寿县 。 由于群山环绕 , 河流纵横交错 , 河滩漫地腐殖土厚达40厘米 。 延寿地之膏腴 , 全国罕有 。

因交通不便 , 既不毗邻铁路 , 又非高速沿线 , 工业时代 , 延寿的招商引资一直落后于哈尔滨的兄弟区县 。 时至今日 , 延寿是哈尔滨唯一一个尚未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县 。

也正是因为历史上从未被重工业“光临” , 延寿依旧保持着最优质的生态环境 。 土地肥沃 , 空气清爽 , 河流清澈 。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 孕育出的延寿大米品质极佳 。 延寿也因此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优质香米之乡”的称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