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家私募科创板打新违规被拉黑:超配股全没收,最长限1年( 三 )

“我们确实对一只科创板股票超规模申购了,但因为我们偏谨慎,报价比较低,所以其实并没有中签。”其中一家被罚私募内部人士对澎湃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另一家被罚私募负责人称,旗下有两只产品涉及,金额不大,但内部已开会检讨总结,深刻吸取教训,以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位私募人士对澎湃新闻介绍,其实违规超规模申购并不是新鲜事。根据科创板打新规则,C类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网下打新的资金无需提前缴款、冻结,这也使得部分私募为了获得更多的配额而顶格申购,提高中签率,进而采取超额申购策略。

该私募人士表示,一般来说,网下申购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净资产的资料,并根据基金的净资产来确认网下申购的额度。但由于这些证明资料通常都是由私募管理人直接提供,承销商很难对净资产的真实性做实质性审核,导致一些私募管理人出现了虚报基金产品净资产的问题。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7月22日发布的信息显示,经初步统计,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中,共23家企业得到了私募基金投资,占比达92.0%。私募基金在投产品共231只,为23家科创企业提供资本金约128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