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参加“封面开讲了”( 二 )

7月25日,陈小波老师带来的讲座《影像中的文化与历史》,讲述新华社100集经典《国家相册》背后的故事。

舒先生是一名新媒体编辑,“封面开讲了”报名通道刚一开启,他就立刻报了名。原来,他是一个《国家相册》的铁粉,一直关注着这个节目:“我是从《国家相册》这档视频节目上线的时候,就一直在关注,无论是陈小波老师深厚的策划、编导能力,还是视频呈现出来的成熟的高品质,都很见节目组的用心。”

在舒先生看来,陈小波的文案功夫堪称一绝:“陈小波的文案比较朴实无华,乍一听平铺直叙,但是简洁有力,情感很到位。我也是通过这档节目学习了解了中国的一些历史,受益匪浅嘛。而且作为同行,也能学到一些比较不错的视听语言,学习如何将一些副刊内容进行可视化表达,所以很喜欢这档节目,也很想去听一下陈老师的讲座。”

《国家相册》中深藏四川元素

在百集的《国家相册》中,也有不少四川元素,比如有一张关于四川省剑门山区雁门坝的农民正在当地供销合作社里选购的时代照片。那一期故事正好讲到了中国农村的买卖故事,因此选择了一张这样的照片。当期故事的文案是这样写的:“你是否知道,鸡蛋这种常见食品,曾经被当作“货币”使用?你是否能够想象,几亿人的中国农村,在长达几十年里,买和卖只靠一个商家?你是否听过,早在五六十年前,中国农民就体验过居家购物,商家用扁担、背篓将货送到村口炕头?”足以看出小波老师的构思以及她对于中国历史不同时代的了解以及精彩解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