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回家路走了82年( 二 )

由于裴海清出川抗战很早,会做的家乡菜不多。“我们三兄妹只吃过他做的回锅肉。”裴杨英说,但是父亲不吃辣,“很爱吃甜食,萨其马、桃酥都是最爱,喝水都喜欢加几勺白糖。”

往事

替兄长出川抗战参加台儿庄战役

最近不少志愿者来到怒江畔,找到裴海清及其家人,在一次次聊天中,大家了解到老人的过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成都双流的裴家面临一个艰难选择。根据当时兵役规定,裴家三兄弟得有一个要去参加抗战。裴海清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大哥,本来是轮不到他去的,但大哥刚刚结婚。为了让兄长照顾家人,当时14岁的裴海清主动给父亲说,他去。之后,在简单训练后,裴海清加入川军122师出川抗战。

裴海清记忆好的时候,曾给家人讲过1938年在台儿庄参加战斗的故事。他说,当时战友死伤无数,但最终打了胜仗,取得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而后,他又跟随部队参加其他战斗。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参加对日作战,由于裴海清水性好,被安排驻守六库攀枝花渡口,他常在紧急情况下过江接送情报和伤员。1945年抗战结束,裴海清选择离开部队,由于离老家太远没钱回去,便留在泸水市六库镇新寨村丙舍坝谋生。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一辈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