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伟(1963-)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李亚伟(1963-)

李亚伟(1963-)

□胡亮

我们还能够怎样描绘李亚伟?继续把他描绘成一个坏学生、小青年、酒鬼或口语的打手?一个莽汉?《中文系》?一个学院里的反学院派?南充、重庆或成都街头的柯尔索?

我们这样做已经很多年,如此顺手,无可厚非。但是我已经感到某种不安,因为前述种种,不过是一个诗人的叛逆期表现:面对着教育、社会、传统和道德的单方面约定,执白还是执黑,取决于前者,他其实根本就没得选。

是的,只剩下对着干。那就执黑。所以他不断强化此种色厉,永远是轻狂的、幻想的、冒失的、过激的、恶作剧的、不问青红皂白的,永远是眄视的、挑衅的、惹是生非的、狂饮的、不节制的,永远是小老虎和初生牛犊般的——相对于某个不苟言笑的秩序。两者呢,都有了紧张感。

诗人觉得才华亦是赘物,必须把它藏起来,或者浪费掉,以免此种才华昂然成为某种被关注的把柄。所以,他和他的朋友们,生活而不写作,写作而不发表。到了现在,两者终于实现同构:怎么写作,就怎么生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