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为何六年五次考察上海?( 二 )

要想“引凤”,先得“筑巢”。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之初,就开展了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模式。负面清单很快成为自贸区经济活动中“法无禁止皆可为”这一理念的形象载体,进而扩展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为企业提供了绝佳发展环境。

目前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总体方案呼之欲出。当地官方明确表示,这不仅是简单增加一片新自贸区,而将是上海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升级。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就透露,此前上海自贸区更多关注的是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本轮新片区将更多关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更重要的是,自贸试验区还担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路”的使命。据官方数据,近6年来,自贸试验区形成的20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得到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就入选了商务部近日公布的自贸试验区第三批31个“最佳实践案例”。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在中国各类特殊经济园区中,自贸试验区开放起点和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可以作为今后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