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智能城市》:为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一种新视角( 四 )

显然 , 这种分歧也是我们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 那么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在实际实践中 , 我们的智能城市建设规划更多执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由政府进行顶层设计 , 各类公司实现技术落地 。

所以在上述的《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中 ,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智慧城市相关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仍然是数量最多的地方委托项目 。

那么在智能城市规划设计中 , 有没有能够融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优势的更好形式?作者在《智能城市》这本著作中提倡尝试将这两种方式相融合 , 从而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 使得城市解决方案实现更为有效的实施 , 进而创造更为理想的宜居城市空间 , 而让城市不再满足于光鲜亮丽的外表 , 或者只是对局部小环境进行干预 。 其认为纯粹的优化很快就会变得过时 , 带有某种混沌度的混合模式可能是可持续性更强的效率模式 。

诸如在其做为例举的乌沙希迪这一完全自下而上的组织中 , 我们就看到其建立了多个开放性的软件平台 , 以类似于众包的形式搜集灾害环境下的各种信息 , 促进援助 , 实现有益干预 。 其在2010年的海地地震、英国石油公司的“深海地平线”钻井平台溢油事件、2012年席卷纽约的飓风“桑迪”等灾害事件中 , 乌沙希迪创建的软件平台在挽救生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