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白领就餐首选便利店 便利蜂成“小企业食堂”( 二 )

“40年前,我无意间在美国进入7-Eleven店内,陈列着三明治和热狗等当地居民每天的主食。”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在《零售的哲学》中曾回忆道,当时他想到的是能否在店内做饭团、便当和三明治,将“便利店”和“为三餐购物”相结合。如今,便当已经成为便利店的标配,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便当所在鲜食品类占销售额比例约40%,60%-70%的消费者走进便利店是冲着鲜食。

就北京市场而言,在进入北京前,7-Eleven调研了当地居民的饮食风格,“他们习惯吃热乎乎的现煮食物”,这就是这家门店带入北京乃至中国的“现场烹饪”服务。

不过,与冷藏便当、饭团等不同,便利店热餐面临监管问题,比如需要向食药监局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北京同时要求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要求热食售卖区域要全封闭式隔离。7-Eleven几年前尝试将热餐引入上海,但由于“分餐、销售区域和其他货品未隔开,容易交叉污染”被上海市食药监局叫停。

转机出现在2015年,当年年底,新的《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二证合一为食品经营许可证。2016年,北京进一步放宽,认可便利店申请经营热食的资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