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城隍庙 电子市场的兴衰史( 三 )

我在北门住了十多年,印象里,市场每天都是车水马龙。除了满街的人、满街的车,路边总是堆满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

城隍庙相关的街道更为复杂,成华街、成华南路、花圃路、花圃北路、城隍东巷等让人云里雾里,甚至把地图出版社的专家们也搞糊涂了,2016年版的《成都市街道详图》有几处小小的错误:将花圃北路错标为花园北路,将城隍东巷误写成花圃路,花圃路南二巷和城隍庙南二巷没有标注街名,而花圃路南一巷和城隍庙南一巷则消失了。我又仔细看了看2017年版和2018年版的《成都市区地图详图》,错误依旧。

看来,这一带的街道确实有些复杂。

“夜明珠”承担了特殊的快递业务

在我的记忆里,城隍庙电子市场的起步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河边路旁自发地出现一些地摊,有的是直接铺在地上,有的放在折叠式钢丝床上,主要卖电器元件生活资料一类的物品,大多是些旧货。再后来,出现了音像制品和家用音响。慢慢发展,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成为主角。我曾经在这里买过磁带、光碟、工具箱、电灯泡、电源插座、手电筒、望远镜、电风扇、灭蚊灯、电子点火器、车用电子狗等,足见市场商品种类之繁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