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 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七 )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国防和军队建设逐步向和平时期建设转轨,国防开支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冷战结束后,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为应对安全威胁,弥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欠账”,中国依托国家经济发展,逐步增加了国防费投入。

据白皮书透露,国防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从1979年最高的5.43%下降到2017年的1.26%,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从1979年的17.37%下降到2017年的5.14%,总体下降趋势明显。

增加的国防费花在哪儿了

白皮书说,进入新时代,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着眼建设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的差距,解决军队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中国国防费规模保持了稳步增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军队处于向信息化转型阶段,要在底子薄、起步晚的基础上推进军事建设,必须在一个时期维持一定规模的国防费。”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博士后周洲说。

白皮书说,2012年以来增长的国防费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落实军队人员工资收入定期增长机制,持续改善基层部队工作、训练和生活保障条件。二是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装备,升级改造部分老旧装备,研发采购航空母舰、作战飞机、导弹、主战坦克等新式武器装备,稳步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保障军队领导指挥体制、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军事政策制度等重大改革。四是保障实战化训练,保障战略训练、战区联合训练、军兵种部队训练等,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训练条件建设。五是保障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国际维和、护航、人道主义救援、抢险救灾等行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