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小人物 反映大时代(艺术生涯·“梅花”这样绽放 ①)( 三 )

1980年,顾芗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她在金湖已经闯下一片广阔天地,但她决定放弃一切,回苏州,从头再来。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苏州沪剧团面试,在台上刚开口唱几句,剧团就决定录用她。不久,她出演《雷雨》中的四凤,在接下来近两年里又接连主演了6部大戏。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苏州戏剧界流传这样的话:“苏北来了个大花旦”。

好景不长,1982年,苏州9个艺术院团撤掉4个,沪剧团便是其中之一,顾芗被分到苏州市滑稽剧团。“我那时候很不甘心,之前一直搞的是高雅艺术,转行演滑稽戏总觉得有些掉档次。”但很快,这个观念就在她心里消散。“滑稽戏虽演的是普通百姓,艺术性却很强,与其他剧种有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舞台上,我同样有用武之地。”顾芗慢慢爱上了这个剧种。

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舞台剧《小小得月楼》搬上银幕,创作同名喜剧电影。顾芗上台试戏,演剧中一个叫乔妹的服务员迟到那一出,上台后,她步子一迈,围裙一甩,走路一扭一扭,一句“这又无所谓的”的即兴台词,把一个大大咧咧的乔妹演得活灵活现,导演当场拍板定下角色。

那一年,她30岁,在而立之年才成为滑稽戏演员,她是个“迟到者”。起步虽晚,却不影响她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小小得月楼》一炮走红,当年的拷贝数位列全国第二,顾芗也被业界人士誉为“大有希望的一代新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