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粮食机械如何更“给力”( 四 )

可靠性和稳定性低是国产粮食加工设备最明显的“短板”。实际上,国产装备在技术性能、产品质量和成套性等方面,都与国外设备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国产设备除了稳定性和可靠性低外,还存在无故障时间短、安全性差、造型落后、外观粗糙、基础件和配套件寿命短等问题;同时,高技术应用少,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低,产品单机多、成套流水线少,通用机型多,结构简单、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多,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少。

专家表示,造成国产加工设备制造水平低的原因很多,从企业自身来看,国内粮机制造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研发能力薄弱、装备落后等问题;一些生产企业缺乏严格、标准的规范要求,做工粗糙,导致产品可靠性低、故障率高。目前,国内一些粮机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粮机制造水平,但是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相互仿制和低端恶意竞争的层面。

从行业发展来看,我国在粮食加工设备基础理论、通用技术方面的研究不够,导致粮食加工机械研发缺乏基础技术支撑,严重影响我国粮机制造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提高。

各方形成合力突破困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