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孤独心灵的“摆渡人”( 四 )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原,书中主人公迪伦的荒原就存在于她的意识中,那些逃亡奔跑的日日夜夜,也许不过只是现实中的几分钟,那些令人心惊的恶魔与黑色的河流,不过是她内心深处一直惧怕的分离与孤独。荒原是迪伦的心象投射,甚至崔斯坦(书中主人公的摆渡人),也是按照她潜意识里的想象而存在着的。摆渡人会在人生命停止的那一刻,化身为各种形象,他拥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名字,却有着同一个使命:将灵魂送到天堂。

“摆渡人代表了人们内心缺失或渴望的东西,他的出现是一种灵魂的回归。如果,在灵魂跋涉的艰难时刻,能够得到这样的陪伴,应该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吧。”李国靖认为,这套书传递出一种力量——任何一个拥有了勇气和决心的灵魂,都可以重返荒原,去挽救他们所爱之人,而现实中,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将是生命中的摆渡人,愿你我都有勇气前行,也有爱意常伴。

这可能正是处于快速变革时期的青年人都需要的心灵慰藉。

从零到畅销

2018年,《摆渡人》作者克莱儿·麦克福尔来到中国,与读者见面。她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在一个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样的国度被热捧。她不加掩饰地说:“在中国的每一天,都像是生活在天堂。”她的作品经纪人也回忆说,和麦克福尔一起拜访中国就像是上世纪60年代披头士第一次访问美国时那样“疯狂”。签售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一个青少年甚至由于过度兴奋而昏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