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女生视觉笔记手绘5年大学生活( 三 )

张懿文将这些都记在日记本里。在她看来,老师和前辈们不经意间道出的人生感悟与经验、分享的案例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这些都让她感到厚度与温度,帮助自己迅速成长。

从大一时的“懵懂” 、大二时对建筑的渐感“入门”,到大三的“理性”、大四的“成熟”,再到大五时的“尝试突破自己”——5年的大学生活,让张懿文真切感受到自己学习建筑的“初心”——用建筑表达最真实的情感,即“最纯粹的‘心意呈现’”。

同时,她也收获了专业带给她的更多感悟。比如,在所进行的“从树枝——辣椒——灯具观察中,提取抽象空间结构”的训练过程中,从“形”到“空间”这一视角的转变,让她对整个世界有了“颠覆性的认知”。

“学习建筑,真的是训练思维和提高修养的很好方式。”张懿文写道,“很感激建筑专业学习在几年里,带给我的那些曾经没有的东西。”

2014年,因为对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大师的崇拜,怀揣着想要成为一名建筑师梦想的张懿文走进了西安建大。幸运的是,她被分到了教改班。

2012年,建筑学院原院长刘克成教授在建筑学专业展开“自在具足,心意呈现”的教学改革。刘克成说,建筑教育首先应当相信自在具足。“相信自在具足”的“启智”教育要让学生回归本心,坚信最好的设计不是模仿,不是要做得和别人一样,而是“心意呈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