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罗生门”:抗ED市场变局触发多方博弈( 二 )

作为广药集团“摇钱树”的金戈,上市近五年以来销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毛利率高达87.35%。(根据7月26日公告,白云山金戈主营收入6.62亿,毛利5.87亿元,以此计算毛利率达87.35%。)

自2014年万艾可(俗称“伟哥”)在中国的专利正式到期后,本土药企争先恐后加入到仿制药的行列,国内抗ED市场顿时从寡头垄断时代走向多头竞争,市场变局一触即发。

众所周知,ED(勃起功能障碍),泛称为“阳萎”,是最常见的一种男性性功能障碍。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调查显示,男科疾病已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统计,中国大陆地区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总体患病率已达到26.1%,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高达40.2%。

目前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性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真空缩窄装置(VCD)、海绵体注射疗法(ICI)、外科治疗。但受疾病的隐私性及患者就诊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更愿意“自行处理”。

据统计,ED类药物零售终端的销售占比已超过90%,医院终端不到10%,零售药店成为ED患者购药的主要渠道。米内网预测,去年中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实体药店的零售终端ED市场总体规模已经达到28.5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2.3%,销售量同比增长6.3%。预计未来整个ED市场的总体规模接近50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