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寡欢”张朝阳( 三 )

1996年底,张朝阳怀揣着从自己的美国教授、被称为“互联网圣经”的《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那里筹集而来的22.5万美元“巨款”回国创业,想想马云在创业初期集结十八罗汉也才“砸锅卖铁”地凑到了50万元人民币,马云相比于张朝阳来说倒是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创业初期,张朝阳经历了短暂的“阵痛”之后,在1998年2月正式推出“搜狐”,作为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第一品牌”,搜狐在创立第一年就获得了美国英特尔等公司的两百多万美元融资,飞速发展之下,张朝阳本人在当年10月份就获评美国《时代周刊》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

现在来看,张朝阳创业初期所取得的成就几乎没有人能够再次复制,我们很难想象一家成立8个月的公司就能获得海外巨头的大额融资,同时企业创始人还能获得西方主流媒体的认同。

之后,搜狐不负众望地成为国内最早的互联网巨头,在坊间流传的故事里面,那时的BAT们不仅尚未成立,大佬们甚至都还视张朝阳为“偶像”。马云的阿里巴巴要在搜狐成立的一年之后才正式成立,李彦宏也要在一年之后才回国创办百度,马化腾那时还是张朝阳深圳演讲中的一名普通听众,他在听了张朝阳的创业故事后倍感振奋,不久之后才做出了QQ的前身OICQ。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