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五 )

不仅是康浦景庭小区,在重固镇把垃圾分类做到这种程度的还有很多地方,甚至包括农村。

回龙村地处上海市郊区,村里多留守老人。为了让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村里除了安排党员志愿者队伍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外,还在去年底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给予那些垃圾分类达标的家庭每户每天2元的奖励,引导大家参与进来。

回龙村村支书庄国辉笑着说,现在,回龙村每户人家都配备了两个垃圾桶并排放在门前的路边,每天都会有保洁员准时收走,还会按时清洗,清洗的水则倒进临近的污水处理管道,确保污水不入农田。

村里有奖励,市里也有奖励。据了解,为了推进垃圾分类,上海市还为居民开设了“绿色账户”,居民做好了垃圾分类就会产生积分,凭积分便可兑换一些日用品、停车券等。目前,上海市绿色账户的用户数已超过500万。

较之于在居民社区和农村地区循序渐进式的推进方式,一些企业则显得迫不及待。

“垃圾不分类,我们有切肤之痛!”上海申驰实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锦辉介绍说,他们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生产汽车零部件,每年产生工业垃圾上百吨。“以前我们是求爷爷告奶奶地找人帮忙,请人吃饭,6000元一吨的处理费人家还懒得收,现在只要分好类,人家免费上门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