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博文,带着评弹走天下( 五 )

往常我并不喜欢以职务冠名的称谓,更不习惯以职务相称,但是我喜欢称高博文为“糕团”。不在于“糕团”和“高团”谐音,更多的喜欢在于,“糕团”配得上苏州评弹,“糕团”配得上高博文。糕团这么一种点心,完全是江南人的喜欢,双酿团,青团,条头糕,赤豆糕……只有江南人做得好,连那些名店的店名,乔家栅,沧浪亭,都是非常苏州园林江南风情的味道。糯嗒嗒,糯嗒嗒,苏州评弹不也是这样?至于高博文,他不是一个张扬高调的人,他待人细心、平和,绝非犀利、硬实、重味的风格,糕团不也是这样?

这很像是上海人的行事风格。是的,高博文是上海人。他对评弹的喜欢并且最终成为评弹名家,其经历简直不可复制。许多演员都是来自梨园世家,既是从小耳濡目染,也是与生俱来的基因遗传,而高博文从艺之路几乎是从天而降。父母亲与艺术无关,家中也没有听评弹的气氛。高博文说他对评弹的入迷入门,是从听收音机“空中书场”开始的,长篇评话《三国》《英烈》……每天一回。长篇评话那就是讲故事。从天天听苏州话的讲故事,到1987年考入恢复招生的上海戏曲学校评弹班,高博文完成了青春晋级,而后便是他的诸多专业成绩和专业荣誉的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