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之病:供应不足叠加转型之痛( 二 )

资本市场的表现似乎与这种预测不符。2018年香港恒生指数全年重挫13.6%,是7年来最大年度跌幅。2019年首季虽出现较大反弹,但仅5月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恒指过去4个月积累的涨幅基本打残。如果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5月的暴跌,可能对香港经济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从经济数据来看,在2019年4月香港货物出口较上年同期下跌2.6%之后,2019年5月该数值继续下跌2.4%,暂时未有转正迹象。

从外汇市场来看,今年以来市场多次传出港币贬值的消息,引发金管局入市干预。在5月份时,被称为“大空头”的美国对冲基金海曼资本(Hayman Capital)创始人、对冲基金经理Kyle Bass公开宣称,香港正坐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颗金融定时炸弹上。

种种迹象,似乎在说明,香港的经济与金融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不过,对任何一个经济体做出准确的趋势性判断均不容易——大洋彼岸,全球最大经济体的政府首脑与央行官员近年来在加息还是减息问题上的激烈争执便是重要明证。

香港之病:供应不足叠加转型之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