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北上,朝着胜利的方向(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二 )

很快,中共中央离开两河口北上,翻越第二座大雪山梦笔山,到了四个土司管辖的“四土”地区(今马尔康市)。7月上旬,中共中央在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休整一周,继续北上。在卓克基红军长征纪念馆门前,有座名为“北上”的雕塑群像——以毛泽东为中心,展示了红军战士和藏族小红军举旗挑担,跟随领袖向北进发,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这一群雕,与两河口会议纪念馆里的“红军北上”雕塑遥相呼应。毛泽东曾多次讲到一个细节:红军过草地时,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而是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

方向决定成败。就在两军庆祝会师,北上方针开始贯彻之时,张国焘却进行了一系列违反党的原则的活动,反对北上。行军途中,张国焘竟另立“中央”,坚持南下,公然走上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后来,南下失败,张国焘才不得不再次北上。

历史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唯有遵循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方针,才有长征的胜利。小金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学贵认为,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两河口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在马尔康市松岗镇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上,纪念碑被命名为“北望”。遭张国焘残害的胡底烈士所望向的,正是两河口会议确定的北上方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