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大数据盘点:“八连降”后瘦身过半,去年公务接待费不到2010年1/5( 三 )

而到了2018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9.92亿元,与2010年相比,降幅超过一半,达到57.8%。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2010~2018年,“三公”经费逐年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年份有:2012年较2011年下降超过20%(从2011年的93.64亿元降至2012年的74.25亿元);2014年较2013年下降约16.2%(从2013年的70.15亿元降至2014年的58.8亿元)。

为什么2012年与2014年“三公”经费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中央决算报告对此作出了解释。

2012年的中央决算报告指出:2012年决算数比预算数减少较多,主要是各部门切实落实中央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减少了相关支出等。

采访人员注意到,201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特别点出了虚报浮夸、铺张浪费等作风问题,同时提出了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不安排宴请等新的要求。相关的规定对减少政府部门相关支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4年的中央决算报告也显示,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8.8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2.71亿元,主要是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压缩、取消部分出国(境)团组,加强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减少了相关支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