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 青春面孔( 五 )

6月的于都城,雨一直在下。据当地人讲,从今年春节开始就没晴过几天。

6月13日,我们来到江西省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在大雨中体验重走红军长征小路5公里。打着红旗,走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相互搀扶着走过由几根树干搭成的金沙桥,雨水和汗水一起流下。途中,当地村民为我们准备了热茶和矿泉水,打着伞的学生对着镜头打招呼,让人感受到老区人民的纯朴和热情。1934年10月的一个傍晚,正是在于都河畔,年轻的战士们挥别了亲人,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征途。(李建泉)

7月3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方的夏天原本就闷热,阵雨来临前的低气压更让人备感压抑。为了体验红军在长征时期横穿老山界的经历,我们要徒步穿越15公里的山林。在陆定一的文章中,这座山是红军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

从华江瑶族乡同仁村猫儿山脚下的大竹坪出发,一条隐藏在茂密毛竹林中的山路缠绕在雾气中,这就是当年红军主力纵队走过的原路。路边生长着不知名的植物遮天蔽日,脚下的小路长满青苔,甚至有些难以分辨。

路程行进到三分之一时,突然下起大雨,队伍中一开始的欢声笑语变成了沉重的呼吸声,不时夹杂着滑倒时的尖叫。两小时后,穿过悬崖后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终于到达了较为平坦开阔的雷公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