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赢得赞誉( 六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非本国居民知识产权申请数量是反映一个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营商环境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上半年数据充分体现了全球创新主体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

李顺德认为,“中国国家层面的不断重视,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充满信心。”

注入发展活力

国际社会的信心源于近年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巨大进步。目前,中国知识产权由数量增长转为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更高阶段。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4.0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5件。较2018年底增加1.0件,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2件目标。

在上半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所占比重达到91.2%,较2018年同期提高5.7个百分点;个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下降46.0%,所占比重持续走低,显示出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据了解,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方面不断优化完善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印发了《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2019)》等政策文件,严把知识产权审查授权关,引导实现知识产权创造与创新能力、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领域综合监管,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