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珠三角芯片恩仇录( 七 )

当时,媒体将赵广民的失权,解读为“资本意志的牺牲品”。赵广民和包括张建辉在内的炬力高管,是土生土长的IC设计人才,但是炬力的大股东,一直是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资本,包括赵在内的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微乎其微。

炬力上市之时,MP3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如何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成为一个难题,而大股东对于赵广民能否开拓下一个增长点显然缺乏信心。

依靠“爆款”起家的本土IC设计商,与消费电子下游厂家是共生的。具备爆发力的利基型市场,就像海浪一般无法预测,因为珠三角并不创造消费电子的潮流,而是追随。

在处于技术中心的国家将创新的产品传到深圳之后,依托廉价的人口、土地与工程师红利,聪明的珠三角玩家很快能将本土化改造的产品卖到全中国。

单品市场增长乏力,不仅仅是炬力的问题。在复读机市场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瑞芯微也在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曾经的合作伙伴—复读机市场的前三甲智通达,在2006年倒闭,对于究竟谁弄死了这个企业,贺向阳和励民各执一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