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AI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七 )

去年12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首批吸引了全球超过170份面向十大领域、19个具体点位的AI解决方案,最终共有12个具体场景入选。

在7月2日的上海第二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发布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揭牌仪式上,包括人工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应用等28个场景需求发布。

采访人员近日走访发现,上海AI+医疗、AI+教育等首批应用试点都已经开始实现。比如,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过去一年该医院年门诊量达144.72万次,如何有效分配资源成了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今,他们在挂号环节就利用AI实施了定向分级。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对“智能乒乓球教练”应用场景提出了需求,包括对专业运动员击球动作的针对性训练、对初学者或爱好者的教学,以及支持对抗、模拟训练的智能兵乓球机器人等。

中国信通院华东分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认为,上海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发阵容,不仅在于创建人工智能先导区是国家举措,还在于上海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不可替代的自身魅力。比如上海还有打造AI高地不可离的5G网络,到2021年,上海要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