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成受访者支持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二 )

浙江杭州某教育机构教师沈楠(化名)坦言,她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信用状况,但她认为信用记录对于一个人是十分重要的,“将日常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能够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道德、职业道德,起到约束作用”。

调查显示,93.6%的受访者关注个人信用状况。对于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74.5%的受访者支持,5.0%的受访者不支持,20.5%的受访者认为应视情况而定。

北京某高校学生黄真认为,目前个人征信方面的信息太少了,查询起来也不够方便,加上她目前没有借贷行为,所以不太关注个人征信情况。不过,黄真赞成将日常生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可以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采访人员介绍,将日常生活行为数据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特别是在亚洲,很多国家都喜欢用这种方法,这是建设征信社会的开始。但是西方国家却不太喜欢把个人习惯和征信结合起来,因为这种做法可能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但是对于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应该纳入到个人征信系统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