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字节跳动的神话与现实( 六 )

2014-15年:百度All in O2O, 头条野蛮生长

2014年初,“头条号”自媒体平台上线,今日头条开始产生原创内容,对垂直信息的覆盖也在加强。与此同时,百度确定了“All in O2O”的战略,加码团购、外卖、电影票、金融业务,它还加强了对云计算、大数据、AI的投入。

四面出击的百度,没有聚焦于移动端的信息分发产品,从而几乎完全错过了信息流媒体、自媒体的热潮。在此期间,今日头条成长为中国最热门的信息流App之一,建立了完整的广告销售体系,还初次涉足海外市场。

2016-17年:百度陷入困境,字节跳动全面升级

O2O和金融业务在消耗了数百亿资金后,仍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2017年开始陆续被剥离出来。但是,百度又扑上了另一场旷日持久的豪赌:智慧汽车。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把赌注下到了短视频,先后推出火山、西瓜、抖音三个短视频App,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头条系”生态系统逐渐成型。

面对搜索业务的逐渐衰落,百度于2016年推出百家号,将手机百度全面改版为信息流;2017年推出了好看视频。由此可见,百度已经成为了字节跳动的模仿和追随者。然而,“魏则西事件”对百度的品牌形象和变现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即便是陆奇出任COO,也无法彻底扭转不利局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