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人的唇上风情( 五 )

到了唐代中后期,上流社会还流行起了管状口红。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里写了这么一段情节:崔莺莺收到张生从京城捎来的化妆品,其中就有管状口红。莺莺在给张生的回信中说:“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隋唐时期的5寸,相当于今天的15厘米,再加上从京城购买的,这份礼物应该价值不菲。最终张生成功抱得美人归。

4宋明时期 流行点染樱桃状唇

自宋代到明清,女性的唇妆逐渐回到以娇小为主流的审美,往往下唇只在中间点染一颗小樱桃状的口红,以寓意樱桃小口一点点,来衬映自身的娇柔。

古代口红除了常见的红色,唐朝还流行过一阵异域风,即将嘴唇涂抹成黑色,当时这种黑色的口红被称作:“乌膏”。

《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对此保守的诗人白居易就非常不满,称其“非华风”,类似于现代人口中的“杀马特”。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怪异的口红,和当时大唐与世界各国之间频繁往来是密不可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