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那场金融风暴,究竟发生了什么?(19)

就像小时候玩的丢手绢那样 , 华尔街的银行家玩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把欠条打包卖出去以后 , 当中间商赚一个差价 , 自己还不用承担房贷违约的风险 。

但是只要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 , 这个手绢不是手绢 , 而是炸弹 。

其他银行拿到这些欠条也不会留在手里 , 而是想法设法再一次卖出去 。

这个垃圾的“手绢”被层层打包丢了好几轮 , 体积也开始变得异常庞大 。

原本 , 这些股票和“欠条”都有评级机构 , 不懂行的老百姓 , 会看评级机构的建议 , 如果评价到3A级别 , 就是相对风险低收益高的优质标的 , 他们才会放心购买 。

但是 , 在这次“丢手绢”的游戏过程中 , 这些评级机构都被华尔街收买了 。

他们明知这些“欠条包”就是一坨狗屎 , 却还是看在钱的份上 , 捏着鼻子给它们打上了“3A优质低风险资产”的标签 。

狗屎就算倒了100次手 , 它也还是狗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