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AI、野望5G,百度如何开垦智能时代的地图“新大陆”( 八 )

AI技术的基本思想神经学习网络其实由来已久,上世纪美国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走得很远,但苦于算法的限制,仅依靠硬件并没有办法让机器像“人”一样聪明。不过在2012年,谷歌与微软分别在图形与声音的深度学习算法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为AI技术的迅猛发展吹响了前哨。

在此后的数年里,以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风靡,全球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迈进,百度也同样抓住了这一股浪潮。由于从搜索引擎起步,深度学习所需要的海量数据正是百度的强项所在。因此,百度的AI研发进程十分迅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百度迅速成为了国内AI行业的领跑者,并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定的地位。

在深度学习领域,百度推出了自身的深度学习平台飞桨(PaddlePaddle),并将百度地图的“通行时间智能预估”(ETA)与之融合,实现了路线规划、时间预估效率的大幅提升。

李莹曾在7月3日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指出,这种产业实践能够为用户预测出最合适的路线以及更精准的用时。

二者结合的结果是百度地图的实时出行ETA与未来出行ETA,在实时出行ETA功能中,百度地图针对用户实时出行的时间预估,研发了基于飞桨的深度神经网络时间预估模型,在实时路况、轨迹速度等实时流量之外,还加入了多维度的时间编码信息,环境、突发事故等动态编码信息以及用户驾驶习惯、对路线熟悉程度等,以做到更精准的出行时间计算。当用户面临拥堵路段,百度地图还对预估模型进行了单独建模,精细化提升预估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