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国音乐更亲近”(海客谈神州)( 五 )

“我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西方了解中国音乐”

“我说我喜欢童话,还有遍地的鲜花,彩虹上有我的家,蓝精灵我们会很快乐……”这是尚·马龙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比利时馆创作的主题曲,他与中国歌手合作创作了中文版和法文版。“我喜欢与中国人合作。”他告诉我,当他与二胡、笙等中国民乐演奏家合奏时,大家会努力让自己的乐器与其他乐器更好地配合,找到最和谐的状态,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

对于在艺术创作上天马行空、大胆突破的尚·马龙来说,中国是最好的舞台。“中国是创新大国。中国人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各个领域,人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勇于探索,乐于尝试,在音乐上亦是如此。”尚·马龙说,中国的音乐家和音乐制作人很有想法,愿意做很多实验性的创作,“只要他们有合作意向,我总是说‘好的’。”

创作理念的相投,让尚·马龙与中国艺术家交流顺畅。他坦言,往返于中国与欧洲,有时也会感到疲惫,但他从未想过放弃。他拿起手机给我展示2019年春节在山西平遥的一次演出,由钢琴、琵琶、交响乐与人声共同演绎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由于演出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的室外进行,对弹奏是个不小的挑战,“演出前我一直在搓手,担心手指不够灵活。可上场后,我竟忘记了寒冷,因为实在是太过瘾了,只有在中国才有如此奇妙的组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