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胶片盛宴( 二 )

《益西卓玛》是导演谢飞的电影作品,曾于2000年在国内上映。一部近20年前的中国电影为何能在海外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这首先源于影片展现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时代虽更迭变迁,但影片中祖孙三代面临的生老病死、婚恋等人生问题却依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谢飞表示,优秀影片要兼具“共同性”和“差异性”,既要反映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也要具有本民族的独特性。正因此,艾因夏姆斯大学学生马哈茂德在观影后说:“益西卓玛的爱情故事让我感动。中国具有多元文化,影片帮助我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和民众生活。”

对于中国电影如何融入世界,谢飞认为,中国电影“走出去”不能着急,导演首先要立足国内,先拍出让本国观众爱看的电影。无论是立志于拍摄艺术电影或商业电影的导演,都要将提高电影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安于清贫,不以票房和大奖为目标,扎扎实实拍出有艺术价值的影片。同时,除了本身质量高外,还要有好的载体,两者缺一不可。《益西卓玛》能够走进埃及,谢飞说,这要感谢数字技术激活了影片的生命力。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为例,2017年,中国电影集团为文化中心量身定做了2K数字电影放映厅,开放至今,已经放映了《绣春刀》《唐人街探案2》《十二生肖》等近30部故事片、纪录片,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埃及粉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