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平均8年带病生存,养老不是简单的医疗问题( 六 )

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前主席 励建安:我们现在家庭不是为老年人设计的,所以它肯定不是适老化的家居设计,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适老化的家居设计。这个设计的地点,一定不是在我们现在居住的家,而是我们要换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未来的养老和医疗融合在一起的结合体。

湖南湘潭的一家养老机构中,慢病老人,外加轻、中度失能的居家式康养床位就占到总床位数的将近60%,此外,还有全失能且罹患重病、临终关怀类老人床位和向社会开放的普通病床,而无论哪种类别的入住者,现存护士和医师并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护理需要,该机构便探索开源性的护工培训。

学习护理者大多来自乡村妇女,翻身、喂食等护理操作,要经国家标准化培训,持证上岗,每月还要进行四次实训考核,以更好满足老人基本护理需求。此外,费用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6000元的费用在湘潭不是一个小数目,机构也在探索儿女拿本经储蓄一获利息等支持养老的方式。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 向明凯:对老年人来讲,最大负担是什么?就是一旦失能失智后,就导致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因护致贫。那么参照国外一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践,现在党和政府也在一些城市,提倡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改革落地,我们也希望长期照护保险早一点在全国落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