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香港还赶趟吗?( 四 )

最近香港在高科技行业被不断提及的案例是商汤科技 , 这家几乎是全世界估值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公司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创建 。 2014年10月汤晓鸥和自己的学生徐立在内地风险投资IDG资本的支持下 , 成立了北京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并在短短4年内估值涨到了60亿美元 。 和大疆一样 , 商汤源于香港 , 但却并没有在香港发展 , 内地的资本和人才为商汤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 这些精英创业者似乎不太认同香港适合发展高科技 , 他们选择了更合适的深圳和北京 , 那么香港在高科技发展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未来的香港

可以和香港类比的是新加坡 , 尽管也是以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为主 , 但新加坡牢牢把握住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机遇 。 新加坡有大量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 , 如Google、Facebook、阿里等 , 也对新兴的科技势力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 如Dyson就将电动汽车的研发中心放在了新加坡 。 新加坡本地也诞生了很多对东南亚有强大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 如学习Uber的GrabTaxi、学习Amazon的Lazada等 。 新加坡无论在高科技风险投资、科技人才、初创公司数量上都领先香港 , 服务业并没有影响新加坡的高科技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