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半导体陷阱”,以及留给中国的启示( 九 )

整体而言 , 中国半导体不能满足于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 必须谋求产业升级 , 应该说已经稳定为国家战略 。 虽然目前希望谋求进入半导体产业中游的国家并不少 , 越南、印度等国也虎视眈眈 , 但是大部分分析师都相信 , 中国的全力出动会造成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升级市场 。

2018年 , 中国半导体进口金额为3120.6亿美元 , 在中国2018进口总额2万亿美元中占据了超过七分之一 。 这个产业升级带来的矩阵式反应可想而知 。

但从日韩半导体的各自发展 , 直到这次半导体摩擦爆发 , 必须认清的是 , 中国不可能一下升级成谁也不靠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国家 。 中国向上走游走 , 缩减芯片进口量 , 也意味着中国必须加大半导体原材料的进口——换句话说 , 今天韩国走进的“日本陷阱” , 或许也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等待着中国 。

客观来说 , 中国提升半导体国产化 , 就意味着把现在主要从韩国、美国进口的模式 , 切换成从日本、欧洲进口 。 这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 包括新的供应链风险 。 然而这一步不能不走 , 那么从日韩纷争的角度看 , 如何加强这场变革中的产业安全系数呢?有这样几个方案或许是接下来半导体升维路上的必需品 , 同时也是中国科技企业新的机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