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最终命运,是进入5维时空?( 三 )

但是暗能量,或者延伸到真空能量的层面,并不为零。大多数观测指出,宇宙中特定时空体积的真空能量,也就是暗能量密度,随着时间是恒定的。这个数被称作宇宙学常数,用来表示暗能量的强度。但是,要解释其接近零但为正的数值是极其困难的。

于是,另一种试图描述宇宙本质的理论——弦论诞生了。

棘手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弦理论已经成为“万有理论”的主要候选者。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点状粒子,而是非常细微的线状的“弦”,这些弦在9+1维时空里振动。为了符合我们能观察到的4维时空,额外的空间维度必须被“压缩”,紧致到无法被探测到。每一种紧致方法都会导致一个不同的宇宙。弦理论最大的挑战,就是找到描述我们特定时空的唯一解。

这项工作遇到了问题。德西特宇宙(De Sitter space-time)认为,我们生活在在一个由略大于零的宇宙学常数描述的宇宙中,所以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压缩额外的维度是弦理论学家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2003年,Shamit Kachru、Renata Kallosh、Andrei Linde和Sandip Trivedi(简称KKLT)提出了一种通过用弦理论构建我们的时空的复杂方法。他们的工作被誉为理论的胜利,但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