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国电子学生证平台是遏制假学生证的良药( 二 )

从理论上来说,在学生证上印制防伪标识,可防范这类证件造假,但由于防伪标识同样可以造假,所以,仅靠防伪标识遏制假证恐怕效果有限。几年前,有人就提出这一建议,但并未被采纳,或说明防伪标识并非是最好的办法。另外,加大对售假制假商家的打击力度很有必要,但除此之外,还要对使用假学生证者加大惩罚力度。

购买、使用假学生证者大多是这样一种心理——“被发现了大不了补全票,他们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正是因为假证使用者不担心违法后果,所以带动了假证的制作和销售。如果能把使用假学生证的行为定性为诈骗,对情节严重的违法人员以诈骗追责,相信警示效果会大不一样。一旦遏制了假证需求,制售假证自然会减少。

若将购买、使用假学生证的行为列入个人诚信系统,也有一定的震慑效果。但笔者以为,假学生证难防难治的根本原因是,景区等方面无法准确识别假证,而要解决这个关键问题,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生证明信息平台,让景区等方面共享这些信息,才有望收到显著效果。比如景区查验学生证能立即看到持证人的真实信息,假证就难过关。

也就是说,要想治理假学生证泛滥成灾,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建立全国电子学生证平台,授权对学生有优惠的机构共享相关信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电子学生证平台,但不对景区等机构开放,那么景区就查阅不到学生证信息,自然无法识别证件真假。如果真学生证相关信息与景区等机构联网,假学生证很可能就会失去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