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西,感受有温度的青铜文化( 四 )

汇聚山西特色国宝重器

随着专家在博物馆内参观,多件国宝级文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凸显出鲜明的晋文化特征。

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的商代龙形觥,器型独特,宛如一艘停泊在水里的龙舟。前端为昂翘的龙首,瞠目张角,龇牙咧嘴。通体遍布纹饰,腹两侧饰鼍(鳄鱼)纹和夔龙纹。专家指出,这件龙形觥的器形和纹饰很有特色,与同时期典型的中原文化风格相区别,体现了商代晚期山西地区的方国文化。尤其是鳄鱼纹饰,在青铜器上极为少见,它出现在这件商代酒器上,引起学界的诸多推测和遐想。

西周义尊和义方彝是公安机关不久前才追回的国家一级文物。这两件器物的铭文显示,它们是一位叫做“义”的贵族受到周武王赏赐后为祭祀父亲所制作的礼器。“周武王在位时间短,目前见到的铭文中带有‘武王’字样的青铜器很少,因此这两件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件义方彝还带有厚重的提梁,是罕见的带提梁的方彝。”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琨璋介绍说。

晋侯鸟尊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而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珍贵的赵卿鸟尊。它出土于春秋时期的赵卿墓,形如昂首挺立的鸷鸟,头顶有冠和双角,双目圆睁,颈细长,钩喙为自动开合的流口,倒酒时开启,复位时闭合,设计十分巧妙。在汇聚赵卿墓出土文物的“简襄功烈”展区,还能看到体型巨大的镬鼎,成套的编镈、编磬,46匹马、16乘车组成的车马坑,生动展现了古代贵族“钟鸣鼎食”的生活。

推荐阅读